帮你快速找医生

治疗口苦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2015年09月14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是口味异常的表现之一。引起口苦的原因很多,多种感染、发热病证,多种慢性疾病如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肿瘤,特别是胆囊疾病患者均可出现口苦;其他如疲劳、睡眠不足、过度吸烟、酗酒以及打呼噜、张口睡觉、口腔发炎等人群也易出现口苦的情况。另外,工作、学习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烦躁、焦虑、恐惧、失眠时也可能引起口苦。

       中医认为口苦与胆泄上溢有关。如《素向·奇病论》所说:“有病口苦.......病名日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次,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素问·疾论》又说:“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因此,其病位涉及肝胆,但关键病位在胆。肝胆相连,肝病最易累胆,故肝病中最多口苦。他如脾胃湿热壅滞,心火上炎,肾火上冲,肺热蕴积等,一旦波及于胆,亦可出现口苦。虽然临床上实热证十之八九,但虚寒证也不少见,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膜》所说 :“凡思虑劳倦,色欲过度,多有口苦口燥、饮食无味之症,此其咎不在心脾,则在肝肾。心脾虚则肝胆气溢而口苦,肝肾虚则真阴不足而口苦”,因此,临证时勿忘有少数虚寒证存在,需首先鉴别实热证和虚寒证。

实热证和虚寒证的鉴别要点

       1、口苦主实热者:口苦且干, 渴欲饮水,饮之为快; 或口苦 , 舌上有麻辣感 ; 或口苦 ,口中伴有臭秽。其苔多见黄而干燥或黄腻,舌质偏红或红绛。

       2、口苦主虚寒者:口苦而淡,口渴而不思饮,饮亦不多;或口苦而咸涩多涎;或口多清水,其苔多见白滑,或白腻,或白腻罩灰黑色,舌质偏淡或淡白胖嫩,边多齿印。

辩证分型治疗

       实热证:

       肝胆火热:临床上症见口苦胁痛,耳聋耳肿,其苔多见黄而干燥或黄腻 ,舌质偏红或红绛。阴湿阴痒,尿血赤淋,甚则筋痿阴痛。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虚寒证:

       1、脾胃虚寒:临床上脾胃虚寒引起的口苦,多口苦而淡,口渴而不思饮;或口苦而咸涩多涎;或口多清水。其舌苔多见白滑,或白腻,或白腻罩灰黑色,舌质偏淡或淡白胖嫩,边多齿痕。可选用附子理中丸加减治疗。

       2、肝肾阴虚:临床主证为口苦、腰膝酸软。兼证多因肝阴不足、肝气郁滞而引起胁肋作痛;或因肝肾亏虚引起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甚则因阴虚生内热引起口渴失眠,舌红苔薄,脉细数等表现。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

       验方治口苦:桑丹泄胆汤(李昊经验方):

       组成:桑叶9g、丹皮9g、龙胆草3-9g、生牡蛎30g、生甘草9g。方义:肝喜条达而宜升, 桑叶甘、苦,寒;丹皮苦、辛,微寒,两者结合,替代柴胡具有升发肝气,清肝泻火的作用,又避免柴胡的劫阴的副作用;胆喜宁谧而宜降,龙胆草苦寒,沉阴下达,清降胆火;生牡砺咸寒,滋水涵木,敛辑胆火。生甘草性平味甘,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本方对胆泄上溢的口苦,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合辩证适用于各型口苦治疗,是较理想的专病基础方。 

       常用中成药治口苦:

       1、龙胆泻肝丸: 成分:龙胆、柴胡、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炙甘草。辅料为:食盐、黄酒、蜂蜜。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克,一日2次。(用于实热证)

       2、当归龙荟胶囊:成分:当归、芦荟、大黄、龙胆、黄连、黄芩、栀子、黄柏、木香、青黛。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热盛:耳聋,耳鸣,耳内生疮;胃肠湿热:头晕牙痛,眼目赤肿,大便不通。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用于实热证)

       3、小柴胡颗粒 :成分:柴胡, 姜半夏 , 黄芩, 甘草, 生姜, 大枣; 辅料为蔗糖。功能主治: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功能主治:开水冲服,一次2~4克,一日3次。(用于实热证)

       4、丹栀逍遥胶囊:成分:白术; 柴胡; 当归、茯苓、 甘草、 丹皮、 山栀、芍药。功能主治:养血健脾,疏肝清热肝郁血虚,内有郁热证。潮热晡热,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胀痛,或小便涩痛,舌红苔薄黄,脉弦虚数。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粒.一日2次。(用于实热证)

       5、附子理中丸:成分:附子、干姜、党参、白术、甘草。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脘腹冷痛,肢冷便溏。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12丸,一日3次。(虚寒证)

      6、知柏地黄丸:成分: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制)、牡丹皮、茯苓、泽泻。辅料为蜂蜜。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用于潮热盗汗,耳鸣遗精,口干咽燥。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用于虚热证)

       药膳解口苦:

       1、双花汤:菊花15克,栀子花15克,龙胆草10克,白糖10克。先用适量水,武火煮龙胆草30分钟,去药留汁,再加菊花、栀子花,文火煮约20分钟,汤成加入白糖即可饮用。一天3次,每次约饮150毫升,一般服用3~5天即可。适用于肝火旺盛。

       2、连翘清心茶:连翘20克,淡竹叶10克,莲子心10克。先煎连翘、淡竹叶约40分钟,去药留汁;将莲子心放入杯中,用之前煮好的连翘竹叶水沏泡,不要过浓也不要过淡,当茶饮。一般连服1周即可。

       3、六汁饮:梨100克,荸荠50克,芹菜30克,藕50克,西瓜皮50克,苦瓜20克。将梨、荸荠、芹菜、苦瓜洗净并切碎,鲜藕去皮、去节洗净并切碎,将西瓜皮的外皮削去,留偏白部分洗净并切碎。然后将各味一同混合后用纱布包好绞取其汁,或用榨汁机取汁,当果汁饮。一般5~7天即可。适用于肝胆湿热。

       4、甘菊花醪酒:适量剪碎的甘菊花和酒酿放一起煮沸放温之后喝,每天喝两次。

       5、藏青果泡茶喝:藏青果有清热生津的作用,而且味道清甜。适用于感冒后口苦。

       外治解口苦:

       指压手三里穴法: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用另一手指压输液上肢的手三里穴。手三里穴位于桡侧肘横纹头下2横指,即曲池穴下2寸。压力以能耐受为度,间断刺激,40~60次/分钟。经过上述方法按压3分钟,可缓解口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