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孩子又不抽,怎么就是抽动症?

2022年10月14日 137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欣欣(化名)今年12岁,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最近,欣欣妈妈发现孩子总是打嗝,就以为孩子肠胃出现问题,带孩子去消化科检查后,医生却说欣欣的肠胃没问题,那么,欣欣为什么总是打嗝呢?

 

反复“打嗝”!竟是抽动症?

从欣欣妈妈的口中得知,欣欣近半年总是会反复打嗝,并且会伴有一些奇怪刺耳的声音,尤其是在情绪紧张、焦虑的时候更加明显,但若放松下来,或是入睡后,就会得到一定好转。

为了进一步确诊,欣欣妈带孩子来到了附一做了进一步检查,包括脑电图、头颅MRI、智力检测、注意力检测和感统测评。在排除了其他可能伴有抽动的神经系统疾病后,欣欣被确诊为抽动症。

在得知这样的结果时,欣欣妈妈却难以接受:“孩子又不抽,怎么就是抽动症了?”

 

“小动作”是抽动症的始发症状!

抽动症作为需要被重视的严重发育行为问题,在早期能够被发现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大部分抽动症孩子,并不是像大家在电视中所看见的四肢抽搐,而是从一些微小的局部抽动或无意义发声开始的。

抽动症可以具体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最初,大部分孩子会出现眨眼、吸鼻子、耸肩等面部的运动性抽动症状,或清嗓子、咳嗽、吐痰、打嗝等发声性抽动症状。因此,如果孩子出现这些“小动作”,就算还没有其他全身症状,家长也要警惕孩子是否患上抽动症了。尤其是5-10岁的学龄期儿童。

当然,抽动症的症状不仅限于此。还有些复杂性抽动症孩子会出现模仿别人的语言、动作,说脏话,表情紧张、触碰他人等,这些都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进行特别注意才行。

 

如何避免抽动症找上孩子?

孩子患抽动症的原因可能与以下这3个方面有关,家长可以尽量避免相关情况的发:

1、高压环境

 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比较严格,给予孩子的压力较高;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如单亲家庭,或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 孩子的心理和情绪过于追求完美;

2、不良生活习惯

沉溺手机或电脑游戏,引起过激的情绪波动;不良饮食习惯,喜欢喝兴奋性饮料,如茶,咖啡,喜欢吃巧克力等。

3、感染免疫力因素

研究发现许多病例的发病和复发(加重)与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腮腺炎、鼻炎、各型脑炎、肝炎、咽炎、扁桃体炎、呼吸道感染、水痘等‍‍‍‍‍‍‍‍‍‍‍‍‍‍‍‍‍‍各种感染可能导致突发严重抽动。所以家长需要首先在细微处做好预防。

 

很多家长认为,“不就是小动作吗?长大肯定就好了。”但在抽动症状出现的过程中,给孩子造成心理、学习和身体上的不同损害却是无法抹除的。因此,各位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小动作。如果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