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泪道瘘

2020年04月23日 980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病因】

先天性泪道瘘也称泪道瘘,是一种泪道附属器的发育的异常,可为单侧或双侧。瘘道与泪囊相通,为近泪囊上端外侧发出的芽突发育而来,或系皮肤内陷发育而来。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一)面颊区皮肤可见凹陷或瘘管瘘口,开口位置常在鼻外侧,低于内眦韧带,也可位于两泪小管之间,瘘管开口可有单侧或双侧、也有两个瘘道者.因液体排出量少,出生时常不被觉察。患儿哭闹时可见泪液自瘘道溢出,晨起可见瘘道口有分泌物结痂,部分堵塞瘘口。泪液常引起漏口周围皮肤湿疹或脱屑。感染时有脓液排出。北京儿童医院眼科白雪晴

(二)合并泪道及全身的各种遗传性发育疾病,多见于双侧先天性泪囊瘘。如:下泪小点和下泪小管却如、斜视、Down 综合症、Charge综合症、EEC综合征、尿道裂、 眼距过宽症、鼻眶筛区脑膜膨出等。

二、检查

1. 内侧瘘:瘘道从泪囊直接开口于鼻腔者,临床上不易被察觉。

2.外侧瘘:瘘道开口于面颊,瘘管周围皮肤与正常皮肤一样,此型较易发现。外侧瘘又可分为单侧或双侧,也可在一侧有两个瘘管。瘘管开口位置通常在鼻外侧稍低于内眦韧带或略高于上、下泪小管之间。 挤压瘘口有清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溢出。若瘘口小,常被忽视。有些瘘口较大,周围皮肤可见淡褐色色素斑,囊腔容积较大,裂隙灯下可见囊腔内壁的红色粘膜组织。

3.泪道探针:使用Bowman探针,应先从0~00号开始,逐渐增加探针号数,直到4号为止,注意操作轻巧,遇有阻力切勿强行推进,以免造成假道。

4.泪道造影:在常规冲洗泪道以后,注入碘油,然后做X线射片检查,对于内侧瘘及盲端在皮下的瘘道是很好的检测手段.

三、诊断标准

  根据泪囊区皮肤瘘道不断流出清亮液,可做出诊断。泪道冲洗大量液体自瘘道开口溢出,可以明确有无感染及泪道阻塞。

  先天性泪囊瘘需与后天性泪囊瘘相鉴别。前者瘘口小,边界整齐,无炎性肉芽组织;后者瘘口是因泪囊炎症破溃后形成,瘘口周围多数有炎性肉芽组织增生.

【治疗】

发现先天性泪囊瘘,要寻找与之有关的眼部及身体的异常并进行处理。

对于单纯的泪囊瘘道, 如果泪道冲洗通畅,治疗目的在于封闭其在皮肤表面的开口或手术切除瘘道。

如果伴有泪道阻塞或泪囊炎,可以置入泪道引流管,泪道通畅后建议切除瘘管,部分患者泪道通畅后窦道可以封闭。

1.非药物治疗:

  常规行泪道冲洗必不可少,一是清洁泪道,预防伤口感染;二是检查泪道是否通畅。泪道冲洗时需用纱布及手指压住瘘管开口,以免冲洗液自瘘口分流出后冲洗压力降低,在泪道通畅的情况下无鼻腔流水及吞水动作,而作出鼻泪管阻塞的错误判断。

2.药物治疗:

  若瘘道有急性感染,瘘口周围皮肤红肿,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及时手术。

3.手术治疗:

  先天性泪囊瘘手术的治疗方法很多,一般认为无临床症状者无须处理。对有症状患者的治疗,临床常见有以下几种:1)缝合瘘管。2)热烙或硝酸银烧灼。3)瘘管掻刮术。4)手术切除瘘管。5)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瘘管切除术,及鼻泪道插管术。 

  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在内路直视下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并瘘管切除术被认为是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 在鼻内窥镜下操作, 可直接观察骨孔大小、位置及开口情况, 准确切开泪囊, 不损伤肌肉及内眦韧带, 保持泪囊的导泪作用。由于不切开皮肤, 面部无疤痕, 不影响美观。

一些新的创伤小的治疗方法相继被报道:采用Nd :YAG激光、KTP 泪道激光治疗泪囊瘘管,均取得了良好疗效。但上述方法仍需要特殊的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