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长期服用激素很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这2招很实用!

2020年07月05日 884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肾炎或者肾病综合征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在肾病的治疗中主要起到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从而降低尿蛋白水平,保护肾功能。

激素的规范使用要遵循三个原则:起始足量、缓慢减量、长期维持。所以一旦用上激素之后,第一:开始用的量很大,像醋酸泼尼松片或者甲泼尼龙片足量口服药每天12片,病情凶险的可能还要冲击治疗,每次可以用到0.5g-1g(相当于强的松125片到250片)。

激素本就副作用大而且多,如此大量长时间的应用,很容易出现一些严重的副作用,今天我们来说一个比较严重的副作用:

它就是骨质疏松!激素让30岁的人,长着60岁的骨骼?

长期应用激素主要是会让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增加钙的排泄,骨骼钙化不足且钙离子丢失过多,从而导致骨密度下降,引发骨质疏松。正常人营养均衡不会出钙缺失的情况,但长期用激素也可能让30岁的人骨骼看起来像60岁,易出现问题。发生骨质疏松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腰酸背痛,关节痛,甚至骨折,造成行动不便,生活质量的下降。

并不是所有服用激素的患者都会发生骨质疏松,这与激素使用量、时间及个体差异性有一定关系。预防骨质疏松,建议大家开始服用激素3个月后就要定期检查骨密度,至少每半年查1次。

预防骨质疏松,除了定期检查外,采取两个措施也可有效改善!

一、补充营养

激素会让钙质流失,因此肾友们要注意补充营养,尤其是含钙高的食物,还要适当吃些高蛋白的食物,注意低盐饮食,有利于维持体内钙磷平衡。

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摄入钙应在800mg,激素的患者可适当增加。

日常含钙高的食物,包括奶及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如芥菜等等。

二、服用补钙药物

一般对于长期服用激素的肾友们,医生也会开一些钙片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并发症的发生。常用的如碳酸钙、维D钙、骨化三醇等等。

其中骨化三醇是常用的补充维生素D的药物之一,此外,近几年研究表明这类药物还具有一定的降蛋白、降压的作用,从而助于改善肾功能的情况。目前主要是针对IgA肾病做了相关研究,与补钙作用或许异曲同工。

此外,已发生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避免骨质还需要进一步用药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