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升阳益胃汤治疗气逆嗳气案

2022年08月02日 988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陶某某,女,51岁。初诊:202218日。

患者曾因“反复嗳气一年余”进行全面体检,期间查电子胃镜(2021-7-19):萎缩性胃炎可能(C2型),血检提示高胆固醇血症,余无特殊异常。此次门诊自觉气逆,嗳气不舒,胃脘及食道烧灼感,多食则脘胀,纳可寐安,时有便秘,质干,大便2-3日一行,小便调。望诊其面色虚浮略黄,舌淡苔薄腻,脉细弦滑。平素无其他病史及长期服药史。

中医诊断:嗳气;中医辨证:脾胃虚弱,湿热中阻;治法:益气升阳,祛风化湿清热,通降胃气;处方:生黄芪15克,制半夏15克,党参15克,柴胡6克,炙甘草6克,白芍10克,防风6克,独活6克,羌活6克,陈皮6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术10克,黄连6克,藤梨根30克,莪术12克,旋复花6克。7剂,早晚分服。

复诊(115日):服上方后气逆嗳气、胃脘及食道烧灼感均明显改善,舌淡苔薄腻,脉细弦滑。上方减半夏9克,加厚朴6克。7剂,早晚分服。

三诊(122日):症情平稳,纳寐可,大便略干,舌淡苔薄腻,脉细弦滑。上方加制首乌10克,玄参9克,山楂炭9克。14剂,早晚分服。

四诊(211日):症情平稳,自诉服中药至今,身感轻快,胃脘不适症状皆改善。上方去制首乌,加木蝴蝶9克。14剂,早晚分服。

本案例结合年龄因素,多食则脘胀提示脾胃功能减弱;气逆嗳气不舒多由于胃气不降所致;胃脘及食道烧灼感、便秘质干、苔薄腻提示胃肠道湿热。总以脾胃气虚为本,胃肠道湿热为标,病位集中在“中焦”。而中焦以脾胃为中心,旁及肝胆,脾胃之壅病理因素往往涉及虚、湿、热、滞多种,病机关键不外乎“胃失通降”。

故而治疗仿李东垣“升阳益胃”之义,方中黄芪合四君子健运脾胃;羌独活、防风引湿邪走表而散,半夏燥湿、泽泻渗湿引湿邪从小便走;柴胡清透中焦郁热,黄连清胃肠道之湿热,藤梨根专入胃经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陈皮、莪术理气疏导壅滞;佐以白芍缓急、旋复花下气。四诊均以此法为主治之,使患者诸症状改善,彰显中医中药辨证施治之疗效。

别解:

1、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用,临床所见胃不通则上逆呕哕;胆腑不通则胁胀口苦;小肠不通则饮食不进;大肠不通则便结腹胀;膀胱不通则尿少癃闭;三焦不通则身满肤胀。故而又有“腑病以通为补”的说法。《素问·通评虚实论》曰:“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可见“六腑以通为用”,也是保证五脏阴阳气血平衡的前提。

2、升散祛风药在脾胃病中的运用。李东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的创始人,其用于治疗脾胃病的方子如本案之升阳益胃汤,及其他如清胃散、升阳散火汤、补中益气汤等均含有升散祛风类药物。有研究者整理发现《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三书共载自制方324首,共用药253味,其中升麻、柴胡、羌活、防风等风药应用频次较多,体现了东垣善于使用风燥升阳药配伍治疗脾胃病的思想。

3、藤梨根专入胃经之效用。藤梨根为猕猴桃科植物软枣猕猴桃的根,功效清热利湿、祛风除痹、解毒消肿,临床上对于消化不良、消化道癌肿、痈疡疮疖等有一定的疗效。笔者常用本品治疗胃脘部不适相关疾病,尤其针对胃镜检查提示充血渗出、炎症、糜烂、溃疡等镜下改变的患者,收效明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