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呵护肠胃,关注健康(大肠癌防治)

2018年11月05日 759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资料显示,全球每年大肠癌发病率在所有肿瘤中排名第三位,每年新发病例91万,死亡病例57万。同样,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逐年攀升,但是令人惋惜的是,我国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只有一成至两成,超过八成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大肠癌的发病与诸多不良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例如饮食结构(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缺少运动、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等等。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王志刚

65岁的王先生因为半年前发现大便中偶尔带血,以为痔疮,未在意。自买痔疮膏治疗。治疗1周后,便血明显减少,其后3个月内,一直坚持用药,但便血时多、时少,且出现里急后重感而就诊。询问王先生得知其父亲因患结肠癌病故,王先生接受了结肠镜检查,发现直肠距离肛门250px处有一环腔肿物,表面伴有糜烂、出血,病理活检证实为直肠腺癌。王先生的症状主要是便血,因为痔疮主要症状也是便血,且为常见疾病,这样就容易延误诊断。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直肠指检可发现大部分的直肠肿瘤,而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则是更为可靠的方法,应及时检查。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更为有价值。

37岁的李先生在体检时发现粪便隐血阳性,医生建议肠镜检查。但是由于患者听说肠镜检查太痛苦,就放弃了肠镜检查。第二年体检时仍出现粪便隐血实验阳性,在医生的再三督促下,才做了肠镜检查,结果发现直肠、乙状结肠多发小息肉,升结肠2*75px肿物,之后在内镜下切除所有息肉,病理提示早期癌,术后未做化疗。李先生随访至今,肿瘤无复发征象。李先生两次检查粪便隐血均为阳性,因惧怕肠镜检查,加之患者年轻,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医生的再三督促下,最终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若第二年仍不进行肠镜检查,有可能直到晚期才能发现,也就失去了治愈的机会。

第三个例子是麦当劳前老总——查理·贝尔,他44岁便死于直肠癌。有媒体指出,如果他能够把对麦当劳市场的敏锐触角分一点到健康意识方面,他一定不会错过做一次直、结肠镜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能还会让他的生命延续十年甚至更长。

有数据表明,美国肿瘤死亡率的上升趋势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了遏制,主要原因在于大肠癌普查的推广,使许多大肠癌病人早期发现并得到治疗。而我国的现状则是居民普遍缺乏大肠癌的防治知识;临床医师重点在于临床发现,而很少重视预防;国家还没有具体的大肠癌防治指南;普查手段没有得到普及和认识;医疗保障制度未能覆盖。

在所有肿瘤中,大肠癌最容易预防。由肠息肉到腺瘤,最后发展到腺癌,这段癌前病变大约要10-15年,在这段时间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就能阻断癌的发生。而有一些症状则与大肠癌息息相关,比如粘液便和脓血便、大便习惯的改变、腹泻与便秘交替、腹痛和腹胀、贫血与消瘦、低热等。而大肠癌的诊断则需与诸多疾病鉴别,包括慢性结肠炎、阑尾炎、消化道溃疡、胆囊炎、痢疾、内痔、肛裂等。而结肠癌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最大的原因便是认识不足!

大肠癌与六大类人群关系密切,属于高危人群。第一,大肠癌高发地区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如便血、粘液便及腹痛者。第二,有大肠癌病史者。第三,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第四,有盆腔放疗史者。第五,有大肠息肉家族史的直系亲属。第六、有大肠癌癌前病变者,如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血吸虫病患者。对于这六类高危人群,我们建议,从40岁起,每三到五年,行一次大肠癌筛查。其中有家族史的,建议前往大的肿瘤中心诊治。对于非高危人群,建议从50岁起每五到十年进行一次大肠癌筛查。

另外,以下几种方法对于大肠癌的诊断也有很大意义。首先,粪隐血试验初筛,若为阳性,则进行结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国际通用的筛查方法。其次,血清肿瘤学指标,如CEA、糖类抗原等。再次,直肠指检是早期发现直肠癌的简便方法。最后,肠镜检查+病理诊断是大肠癌诊断的金标准,是所有方法里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大肠癌的分期与存活率有着重要的关系。早期的大肠癌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中晚期的大肠癌五年生存率在25%-65%,晚期的五年存活率只有5%以下。

饮食习惯与大肠癌的发病关系密切。欧洲癌预防组织和国际营养科学联盟也提出了如下建议:1.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以及鱼、禽、瘦肉、低脂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2.增加绿色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3.多吃淀粉和纤维多的食物。4.保持适当的体重。5.每天的食盐摄入低于5克。6.多吃新鲜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品。少含酒精饮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