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没有近视能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吗?

2022年07月03日 1141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暑期来临,各大医院眼科也迎来了小朋友大军,随着我们国家对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越来越重视,父母们健康意识也提高了,非常关注我们小朋友的眼健康状况。

  根据国家卫健委《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http://www.gov.cn/xinwen/2021-10/13/content_5642345.htm)明确指出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或者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可减缓近视进展,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生指导下,按照医嘱进行。低浓度阿托品和角膜塑形镜的知识逐渐被家长们了解和接受。

  小朋友每年常规的眼屈光检查成为家长寒、暑假的必修课,很多小朋友通过医学验光检查虽然没有近视,但是发现已经没有远视储备或者远视储备已经不足了,家长们便开始焦虑担心,询问最多的就是如何预防?如何不发生近视?可不可以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来预防近视?

  孙大夫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不敢回答,因为没有医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明确低浓度阿托品可以用于预防近视的发生,孙大夫也一直对于这个问题在追寻答案,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这个答案正逐步靠近。


      JitendraJethani在2021年底发表在《IndianJournalofOphthalmology》(印度眼科杂志)的一片文章《Efficacyoflow-concentrationatropine(0.01%)eyedropsforpreventionofaxialmyopicprogressioninpremyopes》(低浓度阿托品(0.01%)滴眼液预防近视前眼轴性近视进展的疗效观察)对未近视的儿童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研究,这些处于近视前的儿童屈光度数小于+1.0D(编者注:轻度远视),前两年每年屈光改变0.5D以上持续2年以上,其中30名近视前儿童纳入到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组,30名儿童纳入到对照组(不使用低浓度阿托品)。观察一年后发现低浓度阿托品组屈光改变(-0.31±0.3)D,眼轴增长(0.12±0.1)mm,对照组屈光改变(-0.76±0.4)D,眼轴增长(0.21±0.2)mm;观察二年后发现低浓度阿托品组屈光改变(-0.6±0.3)D,眼轴增长(0.21±0.2)mm,对照组屈光改变(-1.75±0.4)D,眼轴增长(0.48±0.2)mm;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明显。结果显示低浓度阿托品在有可能发展为近视但是尚未近视的儿童中,能够有效延缓眼轴延长,但是需要更多样本的研究。

  于世傲等在2022年6月的《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发表了临床研究文章《0.01%阿托品滴眼液预防儿童近视发生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睫状肌麻痹验光后双眼等效球镜度(SE)为+0.50~-0.75D(近视前期)的儿童分为0.01%阿托品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30眼。2个组儿童分别于每晚睡前双眼各点1滴0.01%阿托品滴眼液或空白溶媒滴眼液,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2个组的SE、眼轴长度(AL)、瞳孔直径、调节幅度变化量,记录治疗期间儿童不适症状。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0.01%阿托品组和对照组各有26例和25例受试者完成随访,分别有3例和9例儿童发生近视,分别占11.5%和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8,P=0.040)。治疗后6个月,0.01%阿托品组SE向近视化方向进展(-0.15±0.26)D,小于对照组的(-0.34±0.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7,P=0.032);0.01%阿托品组AL增加量为(0.17±0.11)mm,小于对照组的(0.28±0.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7,P=0.003)。结论认为近视前期儿童用0.01%阿托品滴眼液6个月,近视发生率降低,等效球镜度数和眼轴变化速度减慢。同时作者也说明了研究存在观察时间短,样本量小等问题。

对于这两项研究结果,虽然样本量都不大,但是结果都同样认为低浓度阿托品在未发生近视的儿童中使用和已经发生近视的儿童一样具有安全性,可以延缓眼轴的延长,达到延缓近视发生的可能。

  因此对于尚未近视但是远视储备缺乏的儿童来说,是不是可以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来预防并延缓近视的发生,孙大夫个人建议如下:尽早建立眼发育档案,掌握小朋友每年屈光改变和眼轴变化情况,对于每年向近视方向发展较快(进展>0.5D以上),远视储备已经没有(屈光等效球镜在+0.5D以下)的儿童,可以根据医生和家长的意见,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来提前干预。

  孙新成,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视光学组委员,常州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兼秘书,江苏省近视防控宣讲团专家。擅长各类疑难屈光不正矫治,疑难白内障、晶状体脱位、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手术经验丰富,善于技术改良、创新并先后多次获省市新技术引进奖。


(如需转载,请提前联系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