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临床怀疑结节病而病理抗酸染色阳性怎么办?

2024年05月27日 6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周四门诊碰到一个小伙子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当地做了EBUSTBNA取材后病理发现了抗酸染色阳性,因而,给了一个考虑结核病的诊断。而把病理蜡块借到我们医院病理科会诊,没有发现抗酸染色阳性,诊断是考虑结节病。所以,患者及家属就开始纠结了,我到底有没有结核?我现在的结核药还需要继续吗?现在用了抗结核药才3周,尿酸增高等等不良反应都出现了,我到底该怎么选择呢?这个严重困扰了患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特意和我们医院病理科的谢主任做了沟通,也搜索了一下文献,现在分享给大家。
首先,抗酸染色的过程是先将活检的组织进行石蜡包埋,然后切片放在载玻片上进行染色。其基本原理是某些微生物的细胞壁富含分枝菌酸或细胞中含有的囊性结构可以阻止初染时进入细胞内的红色石碳酸复红被酸性乙醇脱色。该方法的优点是快速、经济,可用于相关微生物感染标本的直接检测;缺点是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需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加强检验和临床的沟通有利于正确判读和合理应用抗酸染色结果。由于染色过程需要进行多项操作,存在操作过程中的污染可能,或者抗酸染色阳性还有可能存在实验操作误差,如涂片的厚薄、染色及脱色的深浅等。过酸过碱都易使细菌染色出现假阳性的结果。
抗酸染色用于具有抗酸性和弱抗酸性的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属、诺卡菌属、红球菌属、冢村菌属、戈登菌属、米克戴德军团菌、隐孢子虫、圆孢子虫和肉孢子虫等。其中分枝杆菌属又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等)、非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因此,抗酸阳性不一定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综上,抗酸染色阳性不一定是结核菌感染,如排除了假阳性可能,还需要做菌种鉴定,明确是哪种病原体感染,不能盲目进行抗结核治疗,需与临床医生沟通进行综合判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