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脑瘫患儿有哪些临床表现?该怎么治疗?

2024年01月30日 10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脑瘫患儿都是是折翼的小天使,他们本该享受和正常孩子一样的童年、人生,可是小儿脑瘫却将这一切无情的剥夺。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异常会有哪些临床表现?

  脑瘫患儿的肌张力高分为痉挛性呈强直性两种。痉挛型的肌张力增高伴发于锥本束损害,脊髓反射受到易化。被动运动患者关节时,在肌张力增高情况下出现阻抗感,这种阻抗感与被运动的速度有关。快速地牵伸在缩短状态中的肌肉时立即引起收缩、感到痉挛状态,牵伸到一定幅度时,阻力又突然消失,即所谓摺刀样肌张力增高。

  痉挛型肌张力增高和“痉挛”无关,后者单指一种不自主的肌收缩。强直性肌张力增高见于某些锥体外系病变中的特殊张力变化,其肌张力增高有选择性,上肢以内收肌、屈肌与旋前肌为主,下肢以伸肌肌张力增高占优势。被动运动患儿肢体时所遇到的阻力一般比痉挛性者小,但和肌肉当时的长度即收缩形态并无关系,在伸肌和屈肌间也没有区别。无论动作的速度、幅度、方向如何,都遇到同等的阻力。这种肌张力增高称为铅管样强直,如因伴发震颤而产生交替性的松、紧变化,称为齿轮样强直。

  除了肌张力高,脑瘫患儿还面临着肌张力过低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下肢无力、腰背无力、颈部无力等。

  临床上发病率术高的痉挛型脑瘫,其肌张力都是很高的,还伴随一些特殊的姿势,如尖足,剪刀步,四肢的内收内旋等。这种高张力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活动,因此,我们经常是首选降低张力。

  所以,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来说,在治疗中除了必要的康复训练之外,还必须加入降底过高的肌张力这一环节,目前临床上多用FSPR术(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离断术)来通过对脊髓神经后跟的处理,全面调整患儿的肌肉张力,使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

  我们知道,肌张力过高导致的痉挛是严重影响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患儿会出现下肢大内收肌张力增高髋关节内旋,大腿外展困难,踝关节跖屈,从而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因此,在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术后康复中,一定要重视运动训练,重点强调对患儿爬行、站立、下蹲及行走功能的重新建立。

  这种训练又可以分为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两方面:前者是由治疗师担任训练主体,行髋、膝和踝关节于功能位,防止延长肌腱的撕脱,帮助患儿伤口进一步愈合,从而拥有各项运动的能力;而后者则由患儿担任训练主体,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包括主动抬腿运动、爬行训练、站立运动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