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什么是中枢性面瘫

2020年11月12日 844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中枢性面瘫又称核上性面瘫,是由于面神经核以上部位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的皮质脑干束受损时所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较少见,多与偏瘫、中枢性舌瘫同出现。面神经核上部的细胞接受两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睑裂以上的表情肌,包括额肌和上半部眼轮匝肌的运动;面神经核下部的细胞则只接受同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其轴突组成的运动纤维,支配同侧睑裂以下的表情肌。所以,中枢性面瘫具有眼裂以下表情肌瘫痪,而眼裂以上表情肌功能正常的特点。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陈国强

    中枢性面瘫是面瘫中较为严重的一种,也属于大中风,脑部血管病变可导致中枢性面瘫并出现因脑部血管病变导致的耳后疼痛、言语不利、嘴角歪斜等症状,甚至偏盲以及肢体功能障碍,当病毒感染较为严重时,可引发头晕、血压升高,并伴随耳鸣等症状。通常由于作为面部神经上行通路的脑血管发生病变受损,导致中枢性面瘫。 

  中枢性面瘫的病因

面神经核上行通路任何部位受损都可以引起中枢性面瘫,常见的受损处是内囊。可能的病因:颈内动脉系统闭塞,尤以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更为多见;也可因血管瘤或高血压性血管病变所致,外伤、颅内出血以及颅内肿瘤所致。

导致中枢性面瘫的疾病有:

1、颅内肿瘤。颅内肿瘤包括脑实质发生的原发性脑瘤和由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脑瘤。原发性脑瘤可以发生在脑、脑膜、脑垂体、颅神经、脑血管和胚胎残余组织。继发性脑瘤可以来源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原发性肿瘤,转移途径多为血液循环。颅内肿瘤压迫面神经时,就会出现面瘫。

2、高血压脑病。高血压病情严重的患者由于动脉压突发急骤升高会出现脑小动脉痉挛或脑血管调节功能失控,产生严重脑水肿和脑体积增加,即高血压脑病。高血压脑病时,由于颅内出血和脑水肿,可以压迫神经引起面瘫。

3、颈内动脉系统闭塞。颈内动脉主干闭塞时,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引起同侧大脑半球整个前2/3的梗死和基底节梗死和海马沟回疝形成。颈内动脉近端闭塞可出现病灶同侧眼视力减退或失明,对侧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偏盲,主侧半球受累时出现失语。患侧颈内动脉可闻血管收缩期杂音,并出现同侧Horner综合征。颈内动脉系统闭塞后,脑血管会痉挛,面神经功能失调,导致面瘫。

  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特征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颜面上部的肌肉并不出现瘫痪,闭眼、扬眉、皱眉均正常。面额纹与对侧深度相等,眉毛高度与睑裂大小均与对侧无异。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时,面下部肌肉出现瘫痪,即颊肌、口开大肌、口轮匝肌等麻痹,患者于静止位时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颜面不对称并不明显,并发面肌痉挛者极为罕见。往往伴有偏瘫的其他体征,如腱反射异常、Babinski氏征等。

临床症状有:

1、病变对侧睑裂以下的颜面表情肌瘫痪,睑裂以上能皱眉、提眉、闭眼、眉毛高度与睑裂大小均与对侧无异。额皱与侧深度相等;2、常伴有面瘫同侧肢体瘫痪、腱反射异常,babinski征等;

3、无味觉、泪液、唾液分泌障碍、听力无明显改变。

    中枢性面瘫的治疗

    绝大多数中枢性面瘫患者在一定时间的神经修复后可以自愈,尤其是那些由于脑梗死、局部炎症等所致的短暂性中枢神经元损伤,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大脑局部可形成功能性代偿,可以部分缓解或基本缓解面瘫症状。然而,如果是一些脑部疾病,如肿瘤等颅内占位性病灶所致的功能区神经元压迫,所引起的中枢性面瘫在没有正确处理颅内占位病灶的情况下,很难自愈。

    某些疾病引起的中枢性面瘫,首先要治疗疾病,如颅内炎症、脑血管病、肿瘤等,多数疾病治愈后,通过康复治疗逐渐恢复神经功能。极少数神经自身病变引起的面神经功能障碍,药物、中医针灸等多效果不佳,手术治疗可改善部分患者病况。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