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脾胃虚寒的人如何安然度夏?

2017年06月04日 9267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哪些人属于脾胃虚寒?脾胃虚寒有什么特点?
脾胃虚寒,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临床可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
脾胃虚寒的人其实不怕热,但很多人反而夏季更难受,为什么?因为现在到处是空调、风扇,他们吹了就不舒服。还有些人,身上怕热,胃又怕冷,甚至有的人穿着汗衫,却要戴着肚兜。所以,这些人夏季怎么办?确实是个问题。

首先,夏季脾胃虚寒的人我们要注意什么?当然是要顾护脾阳。不要吃冷的、冰的,不要喝凉茶,不要洗冷水澡,不要长时间在空调房间。只有注意这些问题,才不至于损耗体内的阳气,导致本来不足的阳气更加亏虚。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做好一下几点:
1、护好这三个部位:护住胃、护住脐、护住脚。天气再热,也要护住腹部,这些人切忌光着身子吹空调、电扇,不要露脐,不要穿汗湿的衣服。在空调房间要穿袜子,不要涉水。
2、尽量喝温水。不吃冷饮、冰西瓜、不喝凉茶估计大家都能做到,还有一点,就是尽量不喝凉水。绿豆汤也不宜多吃。
3、早起、适当运动,每天出点汗。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的季节,夏季适当运动,有利于阳气升发,沐浴清晨的阳光,适当出出汗,有利于祛除体内的寒气。
4、多吃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对于脾胃虚寒的人,夏季适当多吃点生姜,可以顾护脾胃阳气,防止寒邪内侵。有几种吃法推荐给大家。
(1)早晨外出,可以含几片姜。民间也有“朝含三片姜,不用开药方”之说,早上相对气温偏低,寒湿之气偏盛,外出喊几片姜,可以暖胃散寒。
(2)空调房间戴久了喝点姜茶。其实只要觉得胃凉了,就可以适当喝点姜茶,也可以少放一点红糖,这样更有利于温中健脾。
(3)吃点醋泡姜。姜是升阳的,醋是收敛的,吃一点醋泡姜片,醋走肝经,能提升肝阳之气,这样更有益于脾胃阳气升发。
(4)姜枣同服。建议生姜与红枣一起煮了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用于治疗“脾虚弱、食少便溏、气血亏虚”等疾病。姜枣同用一直是很多健脾益气的中药古方中的重要配伍。尤为适合脾胃虚寒的人。
在这里提醒大家,吃姜,如果散寒,建议连皮吃;如果温中,建议去皮更好。

5、学会艾灸。艾灸可以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调节阴阳、回阳救逆、防病保健。根据选择不同的部位和穴位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而艾灸最大的优点就是温阳散寒。脾胃虚寒的人夏季适当艾灸,不但可以防止收寒,还能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有利于温补脾胃。选择穴位如足三里、神阙、关元、中脘等。这些穴位的大体位置其实也不难找,神阙就是肚脐,关元在脐下四指的位置,中脘在脐上四指处,足三里位置我们可以参照下图有了一些艾灸的知识,完全可以自行做一些艾灸,非常有益。只是要注意不要烫伤。
总之,脾胃虚寒的人如何安然度夏,其实并不难,这些人群在夏季,也可以适当结合中药调理,借助自然界阳气旺盛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发挥健脾温中的作用,也相当于“冬病夏治”,可以在秋冬季节更加耐寒。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