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抗生素的应用误区

2016年04月19日 257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目前,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以下误区:

       1. 将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或感冒药

       抗生素适用于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无菌性炎症如接触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无效。同样,抗生素也不宜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如果滥用,会杀死体内正常有益细菌,引起菌群失调,导致其他疾病。

       2. 新药、好药、贵药

       每种抗生素的优势、劣势不同,要因病、因人选择。有的老药药效较稳定,价格便宜,由于不经常使用,疗效反而好。如价格便宜的红霉素对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有较好疗效,而价格较高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这些疾病的疗效就不如红霉素。

       3. 认为广谱抗生素比窄谱抗生素效果好

       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时,体内正常菌群会被杀灭或抑制。抗生素影响范围取决于抗菌谱的广或窄,抗菌谱越广,受影响的细菌越多,受杀灭或抑制的正常菌群越多。因此,治疗感染性疾病应根据病原菌有针对性地选用窄谱抗生素,以避免或减少对正常菌群的影响。

       4.  使用某种抗生素一两天后未明显好转,换用其他抗生素,或加用其他抗生素

       治疗时间长短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临床反应和细菌种类,急性感染的疗程一般 5~7 d,或症状和体征消失3d后方可停药。

       抗生素联用是为了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不合理联合用药不仅不增加疗效,反而可能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或细菌耐药性。因此,联合用药应予以严格控制。联合用药指征为混合感染、严重感染、一般抗菌药不易深入部位的感染(如结核性脑膜炎)、容易出现耐药或必须长期治疗的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等。同时应避免联合使用毒性相同的抗生素。

       因此,抗生素的使用应掌握以下原则:严格掌握适应症,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细菌学检查等选择用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如一般病毒感染或原因不明的发热)。另外,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肝肾功能等确定适宜的使用方法,剂量要适当,疗程要足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