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得了赵四式“脸抽”?困扰62岁女患者长达五年之久的面肌痉挛彻底消失了……

2023年06月26日 14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大家可曾记得,《乡村爱情》里的赵四是典型的面肌痉挛患者,说话时总是伴随着一侧眼皮和嘴角的抽搐,其夸张的动作让人忍俊不禁。而在现实生活中,罹患面肌痉挛的患者身心是非常痛苦的……

  近日,来自兴平市的62岁杨女士(化名)终于解决了困扰她5年之久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疑难杂症呢?原来杨女士在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了左眼周不自主抽搐,遂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左侧面肌痉挛”,给予针灸、注射肉毒素缓解症状,之后便长期在家口服甲钴胺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是很好。一年前,杨女士左侧眼周不自主抽搐的程度加重,还伴有左侧嘴角不自主抽搐,为寻求进一步诊治,便来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颅底颅神经疾病专家组姜海涛教授的门诊就诊。

(患者杨女士的颅神经显像)

  经仔细询问病情,结合杨某的头颅MR检查,姜海涛教授告诉患者:头颅MR发现面神经存在血管走形压迫,需要经过评估,若符合手术指征,则建议手术治疗。

  入院后,姜海涛教授团队认真评估了杨女士左侧面肌痉挛发生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结合各项检查的完善,以及有明显的手术指征,因此制定了手术方案——神经电生理监测下的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到哪一步需要手术?

  按Cohen等制定的痉挛强度进行分级:

  1级:患者症状轻微,相应外界刺激时会轻微眨眼、面部抽动;

  2级:患者自发、不自主出现面部轻度抽搐,不伴有功能障碍;

  3级:患者出现单侧面部痉挛,同时伴有轻度的功能障碍;

  4级:患者出现严重的面部抽搐,同时伴有功能障碍,甚至长时间持续的面部抽搐,患者无法睁眼,不能正常生活。

  一般病情发展到3-4级则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显微血管减压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门诊明确诊断。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包括: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颅神经显像);

  2.原发性面肌痉挛诊断明确,经头颅CT或MRI排除继发性病变;

  3.面肌痉挛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患者手术意愿强烈。

  显微血管减压术从根源着手,是目前治疗面肌痉挛并完全保留神经功能的一种手段,也是医学界公认的、首选的外科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全麻的方式,于患侧耳后发际内行5cm左右的直切口,暴露枕骨左侧至乳突根部,自动牵开器牵开,钻孔开骨窗直径约2-3cm,然后在显微镜下仔细探查左侧面神经,见左侧小脑前下动脉压迫面神经出脑干处,考虑为“责任血管”,置入Teflon垫棉将血管与神经根部进行有效隔离,从而解除压迫,达到根治的目的。

  术中,还进行了电生理监测,它就像身份认证系统,对可疑的“责任血管”进行减压时操作,监测系统实时观察面肌痉挛患者异常波动的情况,一旦找到“责任血管”,监测系统就会立即发现,并进行充分减压。

  术后,杨女士的左侧眼周以及嘴角抽搐症状消失了,目前已康复出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