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科普2病因
2022年07月15日 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临床上见到的子宫内膜癌多为I型(雌激素依赖型),其发生及发展与雌激素作用有密切关系。虽然育龄女性体内均有周期性变化的雌激素作用,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孕激素在子宫内膜组织发挥对抗雌激素的作用,正是由于长期的雌激素作用,而缺乏了孕激素的对抗,才使得子宫内膜发生病变,起初是子宫内膜增生,而后逐步发展为子宫内膜癌。哪些情况下会产生缺乏孕激素作用的持续雌激素作用呢?哪些妇女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病变,甚至子宫内膜癌呢?下面对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进行简要叙述
肥胖:
绝经前肥胖主要与代谢失调和无排卵有关,因为患者没有排卵,也就缺乏了孕激素的分泌,这使得子宫内膜长期处于缺乏孕激素拮抗的单一雌激素作用下,进而发生癌变。对于绝经后肥胖妇女,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雄烯二酮)可以在脂肪组织内经过酶(芳香化酶)的作用转化为雌激素(雌酮),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血浆中雌酮水平也越高,雌酮是绝经后妇女身体中主要的雌激素,子宫内膜长
期受到无孕激素拮抗的雌酮的影响,也可导致子宫内膜癌变。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代谢异常,这些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比血糖正常者增高3倍。
高血压病:
高血压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机会增加。
肥胖、糖尿病与高血压病,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有学者提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与子宫内膜癌有关,这些可能都是因为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功能失调,以及代谢异常所造成的后果,也与高热量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有关,所以有人提出子宫内膜癌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文明病”
生殖内分泌失调:
这个名称包括了很多表现和相关疾病,例如:闭经、不规则阴道流血、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等,这些疾病及表现都与卵巢内分泌功能异常有关,集中体现在排卵的异常 (稀发排卵、无排卵),在无排卵的情况下,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拮抗,长期单一雌激素作用下,可以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生殖内分泌失调中的部分患者 (如PCOS等)也与近年的生活方式转变有关。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外源性雌激素: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生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很多绝经妇女在得到相关知识后到医院进行咨询,应用性激素补充治疗,但也有妇女自行应用雌激素药物,这些妇女在没有医生的指导和定期检查下单纯应用雌激素,会使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极大增加。在联合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进行的激素补充治疗中,如果孕激素的保护作用足够,即使长期应用对子宫内膜也是相对安全的。
乳腺癌他莫西芬治疗:
作为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他莫西芬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他莫西芬在乳腺可以拮抗雌激素作用,但在子宫内膜发挥微弱的雌激素样作用,随着他莫西芬用药时间的延长,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升高。所以对于乳腺癌进行他莫西芬治疗的患者,应重视定期的妇科检查,以除外或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卵巢癌、乳腺癌及肠癌病史的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