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冬季吃羊肉补肝明目 但和它吃却中毒!

2017年10月11日 1383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温补气血、暖中祛寒、补肝明目的羊肉,一直是冬日里大受欢迎的暖身食物。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猪肉和牛肉比,钙、铁、维生素C含量更多。适当吃些羊肉对身体有很多好吃,但羊肉最好不要和它们搭配食用,有些一起食用会致中毒。今天,就与大家一起探秘吃羊肉究竟有哪些讲究?


羊肉的绝佳搭档

羊肉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上佳补品。再配上相得益彰的好搭档,更是冬季首推的养生菜。 


羊肉炖黑豆。

黑豆入肾,羊肉补肾温阳,二者一起炖煮补肾暖身的效果会更好。这道菜中,羊肉和黑豆的比例约为10:1,具体做法是:将黑豆洗净提前浸泡4-12小时;把羊肉洗净切块,如果感觉肉不太新鲜,可以先进行沸水焯烫,注意焯烫时间要短,去掉血水即可;把肉、黑豆和浸泡豆子的水一起放入铁锅或砂锅当中,加入适量的冷水,水量不用太多,能没过肉即可;再加入料酒、生姜、葱段等可以去膻的调料,调味料不宜过多,以免夺去肉本来的香味;调料加好之后,大火烧开,然后改成微火慢炖。

 
一直到汤香气扑鼻、肉柔软好嚼、黑豆软烂为止。出锅的时候,撇去浮油,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盐、葱等调味即可。

这个搭配有多种好处: 

第一,羊肉和黑豆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材,但它们的来源不同,两者一起炖煮,其中的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能够氨基酸互补,更有利于蛋白质的利用;

第二,羊肉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而黑豆中含有的植物固醇具有抑制人体吸收“坏”胆固醇、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含量的作用,同时黑豆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保护血管;

第三,黑豆具有“补肾、补五脏、暖胃肠、壮筋骨、活血化瘀、祛风、解毒、益寿”的良好功效,而羊肉具有“补肾壮阳、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作用,因此两者同食,补肾暖身的效果会更好,尤其适合肾虚体寒、气血两亏的人食用。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身体怕热,经常大便燥结,容易上火,应少吃这道菜。旺火导致的咳嗽痰多、消化不良、关节炎、湿疹患者则应忌食。

羊肉炖白萝卜。 

羊肉性温,吃时最好配些凉性、平性的蔬菜,如萝卜、丝瓜、冬瓜、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等。但要说到羊肉的“绝配”,非萝卜莫属。羊肉的功效在于“补、温、升”,而白萝卜正好是“泻、清、降”,其味甘性凉,能够清凉、解毒、去火。而且,白萝卜有助消化、降血脂的功效,弥补了羊肉的不足,称得上其绝配。萝卜和羊肉的比例约为2∶1,肉炖至六成熟时,再将萝卜倒进锅内,加入葱、姜、盐等即可。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性质偏温,有养血活血的功效;生姜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羊肉性质温热,能温中补虚。三者配合具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作用。可用3-5克当归、30克生姜、500克羊肉炖汤。

羊肉的配伍禁忌 

羊肉与豆酱 

很多人吃羊肉是喜欢蘸料,尤其四川人,喜欢豆瓣酱蘸碟。但《本草纲目》记载:“羊肉同豆酱食发痼疾。”豆酱是豆类熟后经过发酵制成的,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氨基酸和钙、磷、铁等元素,性味咸寒,具有解除热毒之功效。而羊肉是大热动火的食物,与豆瓣酱的功能恰好相反,两者长期同吃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者引发痼疾。因此吃羊肉时,不要蘸豆酱。

羊肉与乳酪 

乳酪是用原料乳经乳酸发酵或加酶使它凝固并除去乳清制成的食品。其营养价值高,且易消化。乳酪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乳糖、丰富的维生素和少量的无机盐。乳酪味甘酸性寒,羊肉大热,而且乳酪中含酶,遇到羊肉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所以不宜同食。

南瓜与羊肉 

《本草纲目》中说:“南瓜不可与羊肉同食,令人气壅。”羊肉与南瓜都是温热食物,都有补中益气之功效,一起食用,容易导致“上火”,或者感到胸闷腹胀,有消化不良之感。故南瓜与羊肉不宜同食。同理,在烹调羊肉时也应少放点辣椒、胡椒、生姜、丁香、茴香等辛温燥热的调味品。

羊肉与醋 

醋中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醋酸及多种有机酸。醋中的曲霉分泌蛋白酶,将原料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各种氨基酸,其性酸温,可消肿活血、杀菌解毒。但《本草纲目》记载:“羊肉同醋食伤人心”。羊肉大热,醋性甘温,与酒性相近,两物同食,易生火动血。另外,酸性收敛,醋不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会让羊肉的温补作用大打折扣。

羊肉与茶 

羊肉性温,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强壮食品。羊肉所含钙质、铁质高于猪肉、牛肉,吃羊肉对肺病,如肺结核、气管炎、哮喘和贫血等皆有益。

但茶水是羊肉的“克星”,因为羊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而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吃完羊肉马上喝茶,会产生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对肠道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的蠕动减弱,因为它有一定的渗透性,局部渗透压升高了之后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容易发生便秘。所以,除了羊肉,在吃其他肉类食品时也最好不要边吃边喝茶。

羊肉与红酒 

羊肉含有小分子的异体蛋白,属于人体的过敏原,而红酒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诱发过敏。而且二者同属于性甘温,同食容易加重体内湿热,造成内火虚大,诱发热性病。

另外,羊肉与竹笋同食会产生不良生化反应,引起中毒,可以用地浆水治疗。与小豆食后身体不适。

羊肉的禁忌人群 

羊肉虽补,却不是人人授都适合。以下几类人最好少吃羊肉:

一是身体怕热不怕冷,精力旺盛不知道疲倦,还经常大便燥结,容易上火的人。

二是因旺火导致风热感冒、咳嗽、黄痰、牙痛肺热、口舌生疮等,出现这种情况也应该忌食。

三是患有皮肤病的,如湿疹、荨麻疹、痤疮等,因为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羊肉属于“发物”,容易诱发某些病症,会加重皮肤的过敏反应,使症状复发。

四是平日大鱼大肉吃得过多的人,这类人血脂一般较高,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也可能超标。最好少吃胆固醇含量较高的羊肉,尤其是涮火锅常用的肥羊片,其脂肪含量更高。

挑选新鲜羊肉的方法 

天气渐渐变凉了,吃羊肉的人也开始多吃来了,那么,如何挑选到新鲜的羊肉?羊肉研究专家、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所助理研究员郝耿告诉大家,可以从色泽、纹理、手感等方面来挑羊肉。

整块的羊肉摸一摸。新鲜羊肉摸上去有点黏,能轻易粘住小纸条。打过水或不新鲜的就不会有这种黏手的感觉。另外,新鲜羊肉肌肉结构坚实而有弹性,购买时,可以观察一下羊肉的肌肉纤维,越细嫩紧密的越好。

带骨的羊肉看骨骼。购买带骨的新鲜羊肉块时,可以比较骨骼的粗细。通常骨骼越细的,说明羊的年龄越小,肉质也更鲜嫩。

切片的羊肉观色泽。切片羊肉有新鲜的和冷冻的两种。新鲜的羊肉片,因为肌肉纤维紧密,如果切片较厚都可以立起来,而不新鲜的就软塌塌的。冻羊肉可以从色泽辨别,新鲜的冻羊肉色彩鲜亮,应呈鲜红色,而时间放得久的,则会冻得颜色发白,反复解冻的羊肉,也不新鲜,往往呈暗红色。另外,羊肉是肥瘦相间的,脂肪部分应洁白细腻,如果变黄,就说明已经冻了太长时间。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假羊肉”,可通过三个方面来分辨真假。首先,看色泽,羊肉的颜色是鲜红色、但比牛肉略浅,而猪肉是粉红色,鸭肉则是暗红色。其次,看纹理,羊肉的纹路较细,呈条纹状排列分布。最后,看脂肪分布,牛肉和羊肉区别于其他肉类的一大特征就是瘦肉中混杂脂肪,俗称“大理石花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