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何为“轻断食”?

2017年10月11日 1245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有人选择素食和食物代餐粉作为日常膳食选择,期望能均衡营养,延年益寿。


有人选择“轻断食”,想要通过断食疗法,实现“魔鬼身材、逆转人生”……


但少吃或不吃真的适合自己吗?又能否达到养生目的呢?


科学地营养搭配,减少不合理食物摄入,以七八分饱为标准,确实是一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饮食方式。

 
但“一味得少吃”与“吃得营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就拿提到的素食和代餐粉来说,很多饮食习惯的突然更改,导致营养元素摄入量减少或不足(如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反而易导致营养不良发生,影响身体健康。 


相比之下,“轻断食”是一种目前在现代人生活方式中,比较流行和提倡的养生方式。

什么是“轻断食”?

“轻断食”是指在原有饮食基础上减少部分时间段能量摄入,达到控制总能量的目的。 


如果你仅仅以为是“绝食”、“不吃饭”,那就大错特错了! 


目前,最常见的是“轻断食”是5:2模式,即: 

一周内5天正常进食,其他2天(可以非连续)需要限制能量摄入。 


能量限制2天为平常的1/4能量:男性约600Kcal/d、女性约500Kcal/d。 


“轻断食”有哪些好处?

减轻胃肠负担 

当一次大量进食或进食某类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时,会大大加重消化系统负担,导致胃肠功能减弱,出现不适或胃肠疾病发生。同时不合理进食还会导致胃疼、腹泻或便秘等问题产生,形成毒素甚至是致癌物质。 


少吃点可减轻胃肠负担,没有明显的饥饿感和饱胀感,可有助于胃肠道处于一种比较舒适的状态。


防止发胖 

长期饱食,体内过多热量无法消化,以糖原的形式堆积在肝内,如果不能及时消化掉则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 


发胖是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的前兆。 


所以,吃多了并非是占便宜。

保持大脑灵活 

吃太多,大脑中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纤维芽细胞”的因子,它会使脂肪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大,促使脑动脉硬化、脑皮质血养供应不足、脑缓慢萎缩以及脑功能退化,最终会导致痴呆。 


少吃点,帮你保持大脑灵活。

让身体高效运转 

吃进去的食物在体内经消化代谢、氧化产生能量,但机体氧化反应中还会产生有害化合物“自由基”,它能导致细胞损伤、动脉血管硬化,从而引发疾病、衰老,甚至死亡。 


人体摄入的能量越多,产生的自由基就越多,人体老化的程度就越快;相反,少吃不仅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还有助于让身体更高效运转,让每天都很有活力。


尽管“轻断食”有一定的养生功效,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 

 
哪些人群不适合“轻断食”? 

很多老人本来摄食就很少,有的还存在营养摄入不够的情况;学生大多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非常需要营养;孕期女性对营养的要求也非常高。 

 
所以,儿童、青少年、70岁以上老人、孕妇、哺乳期女性都不建议尝试“轻断食”。 

 
另外,肝病患者、体弱者、中枢神经疾病者、严重慢性感染者、肿瘤患者、严重营养不良者、1型糖尿病及其他严重疾病者,并不适合轻断食,以免造成严重的隐患或伤害。其他可以尝试“轻断食”的人群,“轻断食”期间也要注意观察自身情况,一旦出现不适马上停止。因为断食日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带来的饥饿感和精神不济是最显而易见的,有可能会影响到学习或工作;在这种状态下,运动锻炼的欲望和能力也会随之减少,这就意味着热量支出的减少。 

 
其他可能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营养不良,头晕,头痛,烦躁,焦虑,精神难以集中,白天犯困,晚上失眠,口臭,脱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