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共同性内斜视

2017年12月19日 978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定义:眼外肌肌肉本身和它的支配神经均无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眼位偏斜,在向各不同方向注视或更换注视眼时,其偏斜度均相等.


共同性斜视的特点:大脑高级中枢的病变,而神经核、肌肉正常;眼球运动无限制;  


第一、二斜视角相同;眼球向各方向运动是一致的。


分类

调节性内斜视    完全调节性内斜视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非调节性内斜视  先天性

                          后天获得性


 继发性内斜视    知觉性内斜

                         运动性内斜视


特殊类型内斜视

                    微内斜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周期性内斜视


先天性内斜视


检查

–    屈光矫正  散瞳验光1%阿托品眼膏


–    检影后检查


•        眼位


•        眼底


•        注视性质


•        屈光间质的检查


治疗

–    远视


•        全矫配镜


•        儿童生理远视(+2.00D)  戴镜观察3个月


–    近视    按复验配镜


–    散光    按处方配镜


手术治疗:两岁左右手术,内斜度大但稳定,交替注视,已确定DVD或下斜肌亢进


后天性非调节性内斜视

与先天性内斜视相比,发病稍晚,2~3岁发病,斜视度较小,远近斜视度与不同类型有关,戴远视性矫正眼镜后斜度数不变。


治疗:配戴眼镜、弱视治疗、手术

完全调节性内斜视-屈光性

病因:远视未经矫正,过度使用调节导致,且相对融合性分开不足。

临床表现:多为中、高度远视性;

        多在2~3岁时发病;

        间歇性斜视,注意力集中出现;

        AC/A正常(正常值4/1);

        戴远视镜矫正后双眼位可矫正;

治疗:足度矫正。

治疗及时-戴镜正位、无弱视、双眼视功能正常;

治疗不及时-弱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高AC/A调节性内斜视

机理  与屈光无关,是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性辐辏的一种异常(AC/A高)

临床特征

年龄2—3岁;  

轻度远视平均+2.00-  +2.50D;

内斜度,看近大于看远,15△;

看近表现内斜视,看远正位或内隐斜;

AC/A比值高(正常值3△—5△)

治疗

•        散瞳验光

•        配双光眼镜

•        看远全矫配镜、看近过矫配镜

•        缩瞳治疗  缩瞳剂使睫状肌紧张(可减少中枢调节)同时瞳孔缩小(利用小孔成像原理使物象清晰)减少辐辏

•        手术治疗  内直肌后退+后固定缝线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机理

戴镜后仍有部分内斜视(残留部分为非调节性);原为调节性但未及时治疗;或是失代偿性。

治疗

–    屈光矫正、治疗弱视

–    手术    

•        根据戴镜后的内斜度及远与近的斜视度设计手术方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