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高血压诊断标准降低了,关进了一大批青壮年!

2017年11月22日 11976人阅读

正处于青壮年的亲们,还能仗着自己正处于生命的盛年而无所顾忌吗?

一觉醒来,您可能就可以被诊断为高血压了!

这绝不是耸人听闻!美国心脏病学会四天前(11月14日)修正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拉低了10个毫米汞柱呢。


武汉同济医院心内科教授曾和松同时是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协会会员。他昨天接受《武汉问医》采访时介绍:按照这个新的诊断标准,45岁以下男性被诊断为高血压的人数将增加2倍,45岁以下女性被诊断为高血压的人数将增加1倍

看看,这个新标准感觉就是冲着我们青壮年来的呢,新标准把您框进去没有?

这还不算完,美国新标准还包括:120-129/<80 mmHg为血压升高, 130-139/80-89 mmHg为1级高血压。≥140/90 mmHg为2级高血压。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心导管室主任

国家卫计委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负责人

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协会会员

湖北省急性心血管疾病医疗救治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高血压不是高血压病

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

很多人将高血压病和高血压混为一谈,曾和松教授告诉《武汉问医》,高血压病和高血压其实是两码事,高血压病往往指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指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的原因很多。

人类是不能承受血压升高的。曾和松教授告诉《武汉问医》,在全球61个人群(约100万人,40~89岁)的前瞻性观察荟萃分析中,诊室收缩压或舒张压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血压从115/75mmHg到185/115mmHg,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 mmHg,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成倍增加。收缩压每升10mmHg,亚洲人群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


(科普一下:诊室血压是指就诊时医生量的血压,不是自己在家里量的哦)

曾和松教授还介绍,2015年9月,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年龄较大、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且无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 120 mmHg 以下较 140 mmHg 以下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强化降压(<120 mmHg)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较标准降压(<140 mmHg)组降低25%,心梗、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衰及心血管死亡复合终点发生率降低30%。


就在《武汉问医》准备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个读者传来这样的资料:日本人血压普通偏低,饮食普遍清淡,是长寿之国。(这个资料小编还没来得及去证伪哦)


1958年到200244年间

中国高血压患病率由5.1%上升到17.6%

曾和松教授告诉《武汉问医》:中国高血压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他透露,据据2017年6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中国在1958~1959 年、1979~1980 年、1991 年和2002 年进行过4 次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调查,15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5.1%、7.7%、13.6% 和17.6%。


2015 年6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2012 年国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8 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6.8%,农村为23.5%;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并且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


根据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7 亿。

这都是按照高血压老标准诊断的,再按美国的新标准算算,想想都心塞!


中国高血压上升因素很明确

除了年龄家族史其他都是可以控制的

曾和松教授告诉《武汉问医》,30多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方式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综合性的因素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


曾和松教授介绍,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高钠、低钾膳食:具体说就是盐吃得太多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规定一天的盐摄入最多6克,但国人普遍超标。抽样调查显示,武汉市民居一天的食盐摄入量达到了12克。


超重和肥胖:据2015年的一项调查,中国居民肥胖(体重指数≥28.0)率北方地区达35%以上,南方地区27%左右。


过量饮酒: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但在酒桌文化盛行的中国,很少人喝酒时去把不同度数的酒换算成酒精的。


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不可置疑,国民的工作生活压力比30年前要大得多。

除上述外,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还有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吸烟等。


从此来看,除了年龄和家族史不可改变,其他的因素都与行为习惯有关,是可控的!

新版高血压标准低了10毫米汞柱

增加的这一段改善生活方式就是治疗

曾和松教授告诉《武汉问医》,美国这个高血压诊断新标准比老标准虽然低了10个毫米汞柱,但并没有建议达到这个标准马上就要吃降压药。


跟老标准一样,130-139/80-89mmHg的高血压患者治疗仍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强调生活方式改变就是第一线的治疗。


他介绍,颁布高血压新定义的美国医学专家们也指出:更改标准后变成高血压的民众当中,绝大多数不需要进行医疗,需要服药的比率并不高。这部分人群通过生活习惯改变,如改善饮食、多运动以及减少压力等,高血压就会缓解。

控制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措施还包括控制体重、限盐摄入、戒烟、避免情绪波动等


什么时候需要吃降压药呢?曾和松教授告诉《武汉问医》,中国和美国的高血压诊疗指南都建议,如果一个人有冠心病和脑卒中,或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10%(这个需要专科医生评估),血压≥130/80 mmHg时就应考虑应用降压药物。如果没有冠心病和脑卒中,而且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10%,起始用药的门槛是≥140/90 mmHg。


曾和松教授特别强调,美国刚刚修正的高血压诊断新标准,降低了高血压诊断的门槛,就是想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壮年人群)重视高血压,它的警示的意义大于临床治疗指导的意义,因为老标准将这增加的一段划作高血压前期,治疗手段也是以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为核心,治疗手段是没有变化的。


血压是很多危险疾病的基础

自己量血压应该成为基本健康技能

曾和松教授告诉《武汉问医》,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它可导致全身器官,如心脏、脑、肾脏、外周血管等相应的病变,这些都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最终可以引起相应的临床疾病以及脏器功能衰竭,比如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主动脉夹层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主要并发症。


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需要长期的过程,但人群不同、血压基线不同、合并的危险因素不同,血压控制水平不同,最后导致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不一样。学会测量、监控血压应该成为公民的基本健康技能。


曾和松教授告诉《武汉问医》,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最常见方法。目前主要采用诊室血压、动态血压以及家庭血压三种方法。


家庭自测血压:家庭血压测量不仅可测量长期血压变异,也可以避免白大衣效应(就是有的人一见到医生血压就升高),因此家里备血压计是很有必要的。家庭自测血压时可使用经过验证合格的电子血压计。测量时,手臂要与心脏平齐,举高和落低都不太准


诊室血压测量:这个就是到医院找医生量血压,让医生量血压之前,要至少安静坐10到15 分钟再量。(动态血压测量要背专门的仪器。)


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早上服药前和晚餐前应至少测量2次血压,如果连续测量血压中间至少间隔1分钟,取平均数得出血压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