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霜降,最重要的养生时机!一年补到头,不如补霜降 !做好这3件事情就够了!

2017年10月25日 1151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霜降,秋日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自霜降始,白昼秋云散漫远,霜月萧萧霜飞寒,冬日渐近。

此时,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而逐渐萧瑟,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的说法。

霜降时节的养生要点是什么?霜降之时乃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属金,中医讲“风、寒、暑、温、燥、火”六大邪气,集中表现在秋季的有燥、风、寒。最典型的秋燥,人容易头晕上火,咽干口燥。比如鼻干症状,就是由于秋冬环境干燥,人体虚热引起。“鼻为肺之窍”,秋天容易肺阴不足,应注重养肺。

艾灸四大养生要穴

预防90%的秋冬疾病!

秋霜已落,阳消阴长,人体容易阴虚疲乏,而艾灸可以通经络、调阴阳、补正气,正是霜降养生之道。

利用纯阳艾火长期温灸四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脾、肾运化的作用。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会健康长寿了。

涌泉穴

灸涌泉穴是关键,中医讲金水相生,肺属金肾属水,互相依存。涌泉在脚心,是人体最低的位置,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可滋阴降火安眠,也就能缓解鼻干症状。


肺俞穴

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肺俞穴,是肺脏气血在背部的反映点,它可以反映肺脏的气血盛衰及功能状态,艾灸背部的肺俞穴,可通过其经络系统,对内调节脏腑功能,调和气血阴阳,损有余而补不足,使人体气血阴阳维持动态的平衡状态。

命门穴

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中脘穴

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主治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


操作方法:艾条悬灸每穴15分钟左右,隔物艾灸仪没穴40分钟左右。隔姜灸效果不错,每次可以灸3-5壮。霜降期间可以每天一次或隔日一次,主要看体质和病情,尽量坚持一个疗程,也就是10次左右。

防寒保暖

是关键!

霜降,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而逐渐萧瑟。很多老人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但是此时大自然处在向寒冬过渡的阶段,我们也应该把为健康地度过寒冷的冬天做些准备了。首要的就是重视保暖。

深秋时节,风大转凉,不是人人都适合“秋冻”。老年人极容易患上“老寒腿”,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对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儿童,应及时关注天气,添衣保暖,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霜降养生

做好这4件小事!

调补肾:每天敲后脑勺1-2次

方法:捂着耳朵,食指中指叠起弹后脑,弹几下后放开耳朵,里面有嗡嗡的声在响,反复做九遍。每天1-2次。以舒适为度,如果不舒服就停止。

此方法即鸣天鼓,要掩着耳朵叩击枕骨,对头部、耳部都有一定的刺激。而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脑为髓之海,所以此法有调补肾的作用。

防鼻塞,搓揉迎香穴,常念呬字

方法:每天搓揉迎香穴两分钟。迎香穴在鼻翼两侧,鼻翼外缘中点旁。此外,经常念呬(“嘶”音)字,也有助预防呼吸道疾病。


秋季容易犯燥,导致咳嗽、气喘、呼吸不畅。如果觉得呼吸不畅,可搓揉迎香穴,对消除鼻塞作用明显。

增加阳气:两手攀足固肾腰

方法:两臂从体侧摆起,握住两脚(可以用一条毛巾帮助)。上身前倾,逐渐加大幅度,缓缓起身,抓住大脚趾。重复2-3次后把手放在膝关节上,温暖膝关节。

两手攀足式,可通肾经和膀胱经,强筋骨、固腰肾、增加阳气。

补肾、防感冒:热水泡脚

方法:用热水泡脚时可放艾叶,一遍泡脚一边搓腰,两手握空拳放在腰眼的地方上下搓,时间15-20分钟。

足部是下肢的足三阴、足三阳经起止的地方,所以泡脚可以刺激所有的这六条经脉。霜降时节多泡脚,不仅能补肾还可以预防感冒、缓解感冒症状、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