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肝硬化患者胆石症的发病率增高原因及风险?01

2022年08月21日 842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临床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为特征,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而死亡。在我国,多数肝硬化由HBV病毒引起,慢性乙肝患者约为
2000万。且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逐渐升高。和普通人群相比,肝硬化患者胆石症患病率明显升高,约为普通人群的两倍,且多为胆色素结石。
流行病学:肝硬化患者胆结石的患病率和检出率高。整体而言,肝硬化患者胆结石的患病率为3.6%-46%,为非肝硬化人群的1.2-5倍。且以往相关研究表明,合并胆结石的肝硬化患者多数是没有症状的,多数是在超声评估肝病时发现的。
发病机制:胆结石可分为三种类型: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混合型结石。其中,大多数肝硬化患者合并胆结石类型为胆色素结石,约为80%。只有小部分肝硬化患者为胆固醇结石。而非肝硬化患者中,胆结石以胆固醇结石为主。胆固醇和黑 素结石几乎都在胆囊内形成,棕 素结石主要在胆管内形成。肝硬化患者中胆结石的形成机制是复杂的,主要与胆汁成分的改变、胆汁的结晶形成增强及胆囊排空异常有关。
2.1胆汁成分改变--胆色素结石形成机制:
胆色素结石主要包括黑色的胆色素结石和褐色的胆色素结石,黑色的胆色素结石常见于胆囊,体积小(约3mm),在慢性肝病患者中较多见。褐色的胆色素结石常见于胆囊外的胆道系统。褐色结石的形成通常与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有关。肝硬化患者肝脏不能转换所有未结合胆红素,所以有一部分未结合胆红素就进入胆囊。同时,部分结合胆红素也可能在细菌作用下形成未结合胆红素。这些增多的未结合的胆红素聚合和/或者与游离的钙离子结合,从而形成胆色素结石。脾功能亢进时继发性溶血增多(尤多见于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致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未结合胆红素被认为是胆泥的一部分,而胆泥是胆结石的前体。
2.2胆汁成分改变--胆固醇结石形成机制:
肝硬化患者中胆固醇结石的比例整体较低,国外学者对369例移植肝硬化和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检查发现,仅有51例(13.8%)患者为胆固醇结石。有研究表明,胆固醇结石主要发生在丙肝病毒感染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的肝硬化病患者中,机制是由胆固醇过饱和胆汁引起的。丙肝病毒感染是肝硬化患者合并胆结石的危险因素。晚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中,胆结石比例更高。大量研究表明,适量的酒精摄入可降低了胆固醇结石形成的风险。主要由于酒精降低胆固醇饱和度,从而降低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并可能导致胆固醇向胆汁酸转化的增加。相反的是,大量摄入酒精反而会促进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形成,而二者均为胆结石(尤其是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2.3胆囊排空机制:
近期肝硬化患者的胆囊动力学研究显示在超声检查和放射性核素胆碱化试验中表现为胆囊收缩力降低,排空不畅。在多数超声研究中显示,肝硬化患者空腹胆囊体积显著增加,同时伴有张力减退的征象。国外研究显示中、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因此,肝硬化患者合并胆结石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有关,相关机制研究显示与胆囊和Oddi
括约肌运动功能受损相关。另外,相关研究表发现,慢性肝病患者中高水平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可能通过类似于妊娠中观察到的胆囊排空受损的机制而导致胆结石的发病率升高。
本文选自:张丛琳等,300例肝硬化患者胆石症的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