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患者,女,56岁,上腹部饱胀不适6年,近日高脂饮食后疼痛超声声像图示(图1):胆囊大小8.1cmtimes;3.3cm,胆囊壁局限性增厚,最厚处09cm,增厚的壁内见多个小无回声超声诊断:胆囊炎,胆囊腺肌症(局限型)术后病理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病例2:患者,女,60岁,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2月余超声声像图示(图2):胆囊大小49cmtimes;27cm...
胆囊癌指发生于胆囊位置的肿瘤,多为恶性,胆囊腺肌症则是发生于胆囊位置的增生性疾病,多为良性胆囊癌与胆囊腺肌症在影像资料上带有相似性,尤其是早期患者,鉴别上存在难度,误诊率较高,对于疾病的治疗存在不利影响研究指出 MRI 结合 MRCP 可较为有效的进行疾病鉴别观察组 MRI 扫描过程与对照组相同,额外应用 MRCP 诊断,采用加强序列法,通过静脉通道给予 G...
患者,男,56 岁主诉: 右上腹疼痛 20 余天,伴乏力、怨油、食欲减退外院超声检查提示胆囊占位,体查右上腹轻压痛,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MRI 显示胆囊壁不规则增厚,伴水肿,增厚囊壁间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类圆形亮点,约 3 ~ 10 mm,内壁尚光滑,最厚达 13 mm,增强呈渐进性强化,见图 1 ~ 5行胆囊切除术后,送病理检查回示胆囊腺肌增生症弥漫型 胆囊...
患者,男,46 岁,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 5 年余,体检腹部无包块,无肌紧张及压痛、反跳痛,无放射性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MRI 表现:显示胆囊底部局限性增厚,约为 12 mmtimes;14 mm,呈筛孔状,胆囊底与肝右叶分界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部分间隔呈线样强化,门脉期呈网格状强化、范围扩大,延迟期分隔进一步强化MRCP 示病灶内多个点状胆汁样高信号,部分与胆...
胆囊腺肌症是临床常见胆囊疾病类型,据相关资料数据统计显示,其发病率为20%~87%左右由于胆囊腺肌症无明显临床特异性症状,易被患者忽略,通常于检查其他疾病或体检时发现因为胆囊腺肌症存在不同程度恶变倾向,应及早进行确诊,及时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治疗,以降低恶性病变发生风险常规超声是临床诊断胆囊腺肌症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虽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其检出率相对较低,存在...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以胆囊粘膜腺体和肌层慢性增生,伴有粘膜上皮陷入肌层形成特征性罗-阿氏窦的胆囊良性疾病,较多患者常并发胆囊炎、胆囊结石,临床出现恶心、上腹部饱胀感等症状但该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易与其他腹部疾病混淆,故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显得极为重要超声因操作方便、价格廉价、结果准确等优势,已成为诊断胆囊疾病的首选方法,但传统二维超声对于局限型胆囊...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胆囊非炎症性慢性增生性疾病据文献报道,胆囊腺肌症的构成比近年呈上升趋势,以女性较多见胆囊腺肌症的病理学特征为胆囊腺肌体增生过度,突破胆囊黏膜层并侵入肌层,从而形成罗-阿氏窦腔,根据胆囊腺肌体增生累及部分可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弥漫型3种不同类型有学者报道胆囊腺肌症有癌变的可能性,其中以节段型胆囊腺肌症多见胆囊腺肌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是十分明确...
二、手术治疗目前,外科手术仍是胆道残留结石的主要方法,去除病灶,取尽结石,矫正狭窄,通畅引流和防治复发依旧是治疗原则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其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已获得肝胆外科界的青睐,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的专家共识中指出绝大多数的胆道术后结石残留或复发,都可行腹腔镜技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胆肠吻合及肝移植等是此病的主要手术方式肝胆管切...
2、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21肝叶切除(HR)目前HR联合胆道镜被认为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研究表明HR是合并有肝叶萎缩的肝内胆管结石唯一根治方法HR的指征是:①局限于一个肝叶(段)的结石;②难以解除的胆管狭窄;③并发肝脓肿,肝胆管外瘘,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及其它肝占位性病变;④肝叶、段明显纤维化萎缩;⑤疑有肝内胆管癌变清除结石及病变的胆管,减少复...
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发病率高,结石导致胆管阻塞引起胆道炎症、肝功能损害、进一步引起萎缩性肝硬化、并诱发肝内胆管癌等严重损害由于肝内胆管解剖的复杂性,不仅在诊断上容易出现漏诊,而且治疗后容易出现胆管炎症发作难以控制、残留、高复发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使该病成为当今胆道外科治疗的重大难题术前对结石做出定位诊断,对数目做出较精确的估计,并全面了解胆道狭窄等复杂的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