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912条结果

  • 从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至今还在持续中,许多本该在春节后复诊的甲状腺癌患者,由于医院节后门诊未能及时全面开展,而陷入困境。 医院目前成为疫情的高危地带,许多患者及家属在此时也尽量不往医院跑,减少暴露在病毒中的风险。一些刚手术后不久的患者,处于较频繁随访的过程,这些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治,往往产生焦虑甚至急躁的情绪。 目前绝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都以分化型甲状腺癌为主,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多见,又以微小乳头状癌为主,部分病人有或无局部中央区淋巴结的微转移,这一类患者一般临床分期较早,预后非常好。术后的治疗往往以内分泌治疗为主,先根据经验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服药4-6周左右复查
    储冰峰 主任医师 2020-02-15 20:21:23
  •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普通外科门诊常见就诊原因之一。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应该怎么办? 首先不要着急。颈部淋巴结肿大非常常见,据估计,颈部淋巴结大约有300多个,占全身淋巴结的37%左右。大部分都是炎症造成的,只有少部分和肿瘤有关。 其次,要到医院就诊,将病史提供给临床医生,医生会给你查体,看到底是不是淋巴结肿大(注:有些患者可能将正常的颌下腺当成是肿大淋巴结),并做必要的检查。切忌还没明白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就开始服用抗生素。有些淋巴结肿大,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而且有过敏、掩盖病情的风险。 检查完毕后,临床医生会综合患者的病情和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处理。 颈部
    王石林 主任医师 2019-02-03 11:33:24
  • 囊肿。在我院普通外科门诊看过,医生要手术切除囊肿,患者因惧怕手术,来针灸科门诊。采用粗火针针刺后,加局部拔罐治疗,拔出多量暗红色液体,敷上无菌纱布。三天后再治疗一次。共二次治疗而愈。至今未复发。赵**,男,78岁,2015-6-12来诊。左侧臀部坐骨处体表长赘生物,2cm*1cm*1.5cm大小,皮色正常不痛。诉以前此处也长有类似的赘生物,在皮肤科进行激光治疗后半年又复发了,不想再去做激光治疗,求助于针灸治疗。采用火针治疗3次,赘生物萎缩脱落而愈,随访3年未复发。2017年秋其四肢10多处长有绿豆至黄豆大小的疣状物,呈菜花状,色白,干燥,突出于皮肤表面,较硬,不痛,有痒感。火针治疗3次后基本消失
    邓元江 主任医师 2020-02-15 20:05:20
  • 国内较早开展微创胃肠减重手术(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术)治疗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起草制定中日医院肥胖减重手术临床路径、中日医院2型糖尿病减重手术临床路径、中日医院减重代谢手术门诊筛查程序。组织建立中日医院减重代谢手术MDT多学科专家组。将减重手术作为新技术通过中日医院伦理委员会,组织建立中日医院减重联盟。减重降糖保健康!出诊信息:每周一周二上午中日医院门诊楼三层普通外科门诊(胃肠)十号诊室,周一下午中日医院国际部门诊116诊室(胃肠外科特需诊)。
    孟凡强 主任医师 2020-04-29 10:26:35
  • 正常成人的脾脏有多大?“医生,我能摸到自己的脾了,是不是得肿瘤或其他疾病了?”血液科或普通外科门诊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就诊者。那么脾脏到底有多大吗?能摸到就一定是脾肿大吗?脾脏的正常大小是多少?脾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其大小一般是成人的巴掌大小(下图),长度约在10-12cm,宽度为6-8cm,厚度在3-4cm,重量在110-200g左右。脾脏的长度不超过13cm,男性厚度不超过4.4cm,女性不超度3.8cm,都是正常的。在CT检查上,脾脏长径不超过10cm,短径不超过6cm,上下方向长度不超过15cm。能摸到脾就一定是脾肿大吗?脾脏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深处(下图)。正常情况下,左肋弓下缘不能
    戈谢病关爱专区 健康号 2020-06-03 23:28:00
  • 关于轻断食,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董志勇 副主任医师 2024-05-29 00:01:00
  • 袖状胃切除术(SleeveGastrectomy,SG)是一种常见的减重手术。但是这种手术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人术后有时会导致胃食管反流病(GERD)。对于袖状胃术后发生GERD的患者,到底要不要手术,什么时候手术?选择什么手术?袖状胃示意图 袖状胃术3D模拟图 一、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1.症状持续或加重: 若患者在术后出现持续或加重的GERD症状,并且药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PPI)效果不佳或无法耐受,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干预。 2.食管炎或巴雷特食管: 内镜检查发现严重食管炎(C级D级)或巴雷特食管(Barrett'sesophagus)时,尤其是经过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3.体重反弹或减重不足: 有些患者在袖状胃术后体重反弹或减重不足,同时伴有严重的GERD症状,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修正为其他类型的减重手术,例如Roux-en-Y胃旁路手术(RYGB),SADI-S等。 4.生活质量受影响: 当GER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实在无法耐受,例如导致睡眠障碍、慢性咳嗽、哮喘等症状,且其他治疗手段无效时,可以考虑手术干预。 二、手术选择 1.Roux-en-Y胃旁路手术(RYGB): 这是袖状胃术后GERD患者常选择的手术类型。RYGB手术不仅能有效减轻或维持体重,还能显著改善甚至消除GERD症状。 2.抗反流手术(如Nissen胃底折叠术或Dor手术): 对于不适合进行RYGB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抗反流手术。然而,由于袖状胃术后解剖特点,这类手术的效果和适用性需要谨慎评估。 图片胃旁路术 胃折叠术 三.总结 袖状胃术后发生GERD的手术时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建议在以下情况下考虑手术干预: 药物治疗无效或耐受性差 严重的食管炎或巴雷特食管 体重反弹或减重不足伴随严重GERD GERD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需要与患者和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董志勇 副主任医师 2024-05-20 09:55:47
  • 每年的5月11日是中国肥胖日,旨在提高公众对肥胖问题的认识。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减重手术作为治疗肥胖的一种手段,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然而,关于减重手术,很多人都存在一些普遍的误区。误区一:减重手术是减肥的“捷径”真相:减重手术并非减肥的捷径,而是针对严重肥胖患者的一种医疗手段。手术有其适应症。图片误区二:减重手术后可以随意吃喝真相:减重手术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饮食建议和生活方式改变。手术可以减少食物的摄入量,但如果不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体重可能会再次增加。图片误区三:减重手术会导致营养不良真相:减重手术后,确实需要对饮食进行调整,以确保获得足够的营养。但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安排饮食,营养不良的风险可以降到最低。图片误区四:减重手术是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真相:减重手术可以显著帮助减重,但它不是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和定期锻炼。图片误区五:减重手术只适合年轻人真相:年龄不是决定是否进行减重手术的唯一因素。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肥胖程度以及伴随的疾病来综合评估是否适合手术。减重手术是治疗严重肥胖的有效手段,但它并非适合所有人,也并非没有风险。在考虑手术之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利弊,并在手术后遵循医嘱,改变生活方式,以维持健康的体重。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董志勇 副主任医师 2024-05-15 10:02:08
  • 2024年5月11日,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国肥胖日”,今年的主题为“减重有术、书写康健”,旨在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健康减重,进而书写健康生活新篇章。面对肥胖这一日益严峻的社会健康问题,广东医学界正积极采取行动,致力于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广东省医学会肥胖代谢外科分会携手广东省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病工作委员会、广东省医院协会减重代谢外科专委会以及广东省护理学会减重代谢外科专委会,这四大专业组织共同策划并开展今年的“中国肥胖日”活动。活动将包括线下的免费健康咨询和初步诊断服务,以及线上的健康知识讲座和互动问答,覆盖肥胖的预防、治疗和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以期为肥胖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董志勇 副主任医师 2024-05-13 09:47:45
  • 最近,一位备受尊敬的抗癌斗士不幸去世的消息迅速攀升至热门搜索榜单,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他生前担任医生一职,在与胃癌进行了长达四年多的顽强斗争后,最终离世。目前,许多人的胃部都存在或轻或重的问题,尽管大多数情况并不严重,但董主任特别提醒大家,某类型的胃病,应予以高度重视,因为这些症状有潜在发展成癌症的风险。图源|网络胃病是一系列影响胃黏膜的疾病的总称,包括但不限于急性和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可能包括消化不良、胃痛、恶心、呕吐等。胃病本身并不直接转化为胃癌,但某些类型的胃病,尤其是那些伴随有慢性炎症的疾病,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例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如果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变化,最终导致胃癌。图源|网络 胃病向胃癌发展的潜在机制 01慢性炎症 长期的炎症反应可以导致DNA损伤和修复错误,增加细胞癌变的风险。 02幽门螺杆菌感染 这是一种与多种胃病相关,包括胃癌的细菌。它产生的毒素和引起的炎症反应可导致胃黏膜细胞的基因突变。 03胃黏膜萎缩 长期的炎症可以导致胃黏膜逐渐萎缩,增加了细胞癌变的可能性。 04肠上皮化生 胃黏膜细胞类型的变化,是胃癌前病变的一种表现。 除了胃病,以下因素也可能增加个体发展为胃癌的风险: 01年龄:通常在50岁以上风险增加。 02性别: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胃癌发病率。 03遗传:有家族胃癌史的人群风险较高。 04饮食习惯:高盐、高脂、熏制和腌制食品的摄入与胃癌风险增加有关。 05吸烟和饮酒:这些习惯可以损害胃黏膜,增加胃癌的风险。 06肥胖:体重超标与多种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董志勇主任实施手术中 预防胃癌的策略 01健康饮食 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 02戒烟限酒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以减少胃黏膜的刺激。 03定期体检 特别是有胃病史或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04及时治疗 对胃病进行及时和规范的治疗,避免慢性炎症的发生。 05了解家族病史 了解家族中是否有胃癌病例,提高警觉并采取预防措施。 胃癌的早期症状可能非常微妙,包括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等。因此,对于有风险因素的人群,定期的胃镜检查是早期发现胃癌的关键。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董志勇 副主任医师 2024-04-30 18:16:31
1 2 3 4 5